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关键措施,也是激发企业群众投资创业热情和市场活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通过调研、指导、帮扶等方式,推动“事中事后监管”向“事前服务”转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行风建设,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助推地区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站式服务 让地方特色食品更有“滋味”
新圩镇东寮社区(村)的豆干,是传承悠久的翔安区地方特色美食,据统计,东寮现有60%的人从事豆干生产工作,产业规模达2000余万元。近年来,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结合东寮社区特色产品产业,秉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思路,因地制宜开展豆干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和品牌打造,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质量管控水平的“高线”,让地方特色食品更有“滋味”。
厦门市、区、所三级监管部门多次深入东寮,调研东寮豆干产业现状,摸清作坊底数,分析研究豆干作坊和产品存在的困难问题,充分听取镇、村两级部门和小作坊业者代表意见,最终提出“1+N+X”的项目思路。以取得厦门市东寮豆干第一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龙头企业为中心,其他豆干小作坊以集中、散布的生产方式并存,推动全村小作坊转型升级,向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从源头消除小作坊食品安全隐患,促使小作坊由“小散低、脏乱差”向“小而精、名特优”转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局通过组织参观学习、给予帮扶指导、获取集体商标,建立实训基地、与厦门市标研院等单位合作,制定东寮豆干团体标准和培养质量检验人才等多项举措,帮扶东寮豆干进一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此外,为进一步推动地方特色食品打造品牌、扩大销路,该局多次深入指导东寮村建设配套的豆干餐厅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并积极联系餐饮协会、线上生鲜平台、大型企事业食堂、休闲食品生产企业、预制菜龙头企业等单位多维度扩大豆干产品销售渠道。
在品牌建设方面,还联合农业农村、文旅、教育等部门,指导帮扶东寮村建设大豆种植标准化基地、豆干文化休闲游、中小学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食品小作坊从单一加工价值转向品牌价值、文化价值发展,显著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精准式帮扶 让乡村优势产业更加兴旺
近年来,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持续践行“为民服务,做市场监管勤务兵”理念,通过精准式帮扶,让乡村优势产业更加兴旺。
鹧鸪养殖作为翔安区后亭村的传统产业,但一直无自有品牌(商标),导致市场规模十分有限,经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先后指导,后亭村申请了“紫云鹧鸪”等6个注册商标,迅速提升了后亭鹧鸪的品牌辨识度和产品附加值。为了延伸产业链,以一、二产带动三产蓬勃发展,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帮助村产业带头人开办鹧鸪主题饭店,从材料收集、指导店内设施合理布局、办理证照等,监管人员多次上门进行全方位指导,最终饭店顺利开张营业。之后,该局还成功推荐店内产品在“翔安百味”民俗嘉年华、新圩文旅市集等活动中设立展位,扩大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助力其鹧鸪菜品入选“新圩乡宴”十二道特色菜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0月,后亭村谋划筹建鹧鸪加工厂,以进一步拓展市场、让更多外地消费者能享用到鹧鸪产品,村民找到市场监管部门寻求指导和帮助。该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成立帮扶专家组,在项目选址、图纸设计、设备布局等环节,多次协调厦门市产品技术审评与审核查验中心专家上门解决难题,提前排除隐患,最终加工厂在短期内达到验收标准,并一次性通过审核验收,顺利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此举获得了企业和村民的广泛称赞。
移动式上门 让营商环境优化更显效能
群众困难在哪里,市监服务就到哪里。翔安区市场监管局铭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提升服务群众效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近期,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监管人员在走访马巷市场摊规点过程中了解到,不少摊规点业主由于文化水平低,不懂线上操作申请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且需要照看摊位,无法抽身前往窗口实地办理。对此,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窗口人员迅速上门,手把手指导群众网上申请,并组织后台人员集中审核、办理、制照。10月29日,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将首批办结的10家营业执照第一时间送到市场商户手中,获得群众的肯定和感谢。
移动式上门服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根据部分特殊群众的需求将“最多跑一次”的便民服务升级为了“上门办证”的暖心服务,真正把窗口开到了百姓的“家门口”,拉近了政府和群众的距离,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今年以来,该局积极推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准营承诺即入制、个体工商户登记许可“全区通办”、“翔速通”企业服务品牌帮代办等便利化举措,共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1021件,其他一件事事项5942件,办理准营承诺即入制12件,个体工商户全区通办共8337件。
接下来,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践行“跨岛发展·市场勤务兵”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环境,促进翔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胡伟明 陈敏芳 蒋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