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3日讯(记者 刘潇潇)自“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的战略目标,大健康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位于北京亦庄的葆婴有限公司新工厂正式投产,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专家罗云波出席投产仪式,并参观了工厂车间和质控实验室。他指出,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营养健康食品迎来发展的机遇,与此同时,企业更需按照规范生产,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纲要》的出台彰显出国家对于国民的营养健康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罗云波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专家罗云波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近年来,城乡居民食品消费逐渐倾向于健康型、享受型,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随着食品工业增速放缓,食品行业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营养保健食品将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一个全新的增长点。”罗云波说。
伴随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民众健康消费理念的转变,以葆婴为代表的一批集健康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健康医疗等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发展,并带动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的总产值达到6万亿元,年平均增长20%,要形成10家产值在100亿以上的企业。罗云波指出,中国社会已步入老龄化和“二胎经济”时代,老年人、妇女、儿童都是营养保健食品的重要消费群体,市场潜力巨大。
“营养保健食品的市场现在是相当活跃的,政府在监管方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将特殊膳食纳入专门监管,也说明了国家准备迎来保健品和营养健康食品的大发展时机。”罗云波表示。
图为葆婴有限公司位于北京亦庄的新工厂于近日正式投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食品药品安全是实现健康中国的保障与基石。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需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看做自身发展的“生命线”。
走进葆婴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片剂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紧张运转中。经过原料总混、压片、包衣、装瓶、贴标塑封、打包装盒一系列重要工序,一瓶瓶片剂产品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完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记者注意到,生产车间内的工作人员“全副武装”,防止了外来污染,确保生产区域的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