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育”“旅游+交通”“旅游+气象”“旅游+康养”“旅游+教育”等模式涌现,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推动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旅游目的地服务转变,实现“处处宜旅游、行行有旅游、时时可旅游”。那么 ,“旅游+饮食”模式是否也将逐渐涌现?
近两年来,自热食品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眼球,自热食品已经成为一种备受用户欢迎的网红食品 。 自热食品迎来高光时刻。 这只是疫情催化的爆发式增长?还是新消费群体、新传播渠道带来的“厚积薄发”?作为方便食品中的后起之秀,自热食品的发展呈现哪些特点和机会?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的自热食品开始衍生出更多新花样,比如自热汤饭、自热粉丝、 自热面条、 自热冒菜等。 而这类自热食品,为旅游者提供了便捷,无需依赖电、火等方式即可进行加热,只需一杯凉水即可制作出热气腾腾的食物。 加入冷水反应,升温后可以达到150 ℃ ,蒸汽温度达到200 ℃ ,最长保温时间能维持三个小时。
2020年自热食品也备受资本瞩目。投资方不乏经纬中国、众晖资本、金鼎资本等知名机构。自热食品爆发式增长、资本持续升温,其背后呈现出哪些新的消费习惯、品牌打法和赛道优势?
据统计,目前市面上的 自热食品 品牌有50余个,产品单盒价格区间为 18元-38元。其中大部分品牌的销售渠道主要依靠线上。在国内某个电商平台上,单销售自热 食品 的店家就超过4000家,其中某些店铺月销量高达上万件。 通过分析,当前自热食品若与方便面和外卖抗衡并不现实。不过,就目前形势看,自热食品的增速较为可观,未来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可能。
品类除了米饭,还包括了火锅等,用途多元,除了当主食,也可作为零食、夜宵。从消费空间看,除了日常工作、生活,旅行等场景未来也大有可为。自热食品不仅覆盖了18-29岁的一人食市场,还抓住了火锅消费群体,解决了一个人吃火锅的尴尬。作为网红产品,自带线上基因,有明显的线上经销和投放优势,在供应链端也有强大支撑。
目前市场集中度较低。头部仅有海底捞、自嗨锅、莫小仙,有较大发展空间。自热食品分为7大类,其中最大的品类是自热火锅。从自热火锅增速可窥见整个赛道的发展。来自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2018年自热火锅增速达99.6%,较2017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相对高位。据中信证券测算,悲观/中性/乐观情况下未来自热火锅市场规模将发展到120亿/300亿/600亿。
自热火锅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和空间。自热火锅既具备方便食品的简单快捷、同时兼具火锅的美味,预测火锅作为餐饮业最大品类,未来市场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方便火锅作为火锅的零售化品类,至少也有千亿级的市场。
前几年,自热火锅在我国方便食品市场发展较为缓慢,2017年开始迎来快速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将近45亿元。随着自热火锅的不断推广,市场将保持增长,预计2020年将近7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产品特性看,自热食品与外卖相比,自热食品的口味不及外卖丰富,但自热食品的时效性更强,不用等待、不怕凉、更好随身携带,更重要的是自热食品采用工业标准化生产 。 而与方便面相比,自热食品从食用上也更便利,操作也更加方便,冷水即可搞定,而方便面必须要使用热水,并且,自热食品所涵盖的品类更加丰富。
对于未来自热食品的定向,也必将是值得期待的。自热食品带给消费者更多可能,而在未来的自热食品市场中,在品类与口味的不断完善中,也将会更加注重与强调食品健康以及食材的高质量选择 ,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安心的消费体验。 由此可见, 市场需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自热食品在未来 也 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