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出幸福滋味
——走进安徽怀宁县江镇镇探访“中国面点师之乡”
□ 本报记者 李 辉
一场冬雪一场寒,屋檐下的冰凌透着“凉凉”的感觉。然而,江镇馒头店里,却是一片热气腾腾。
1月16日一大早,记者赶到有着“中国面点师之乡”美誉的安徽省怀宁县江镇镇,走在老街上,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我们有馒头、包子、花卷、水煎包、小麦粑粑等10多个品种,早上8:00就会迎来上客高峰。”凌晨2:00,在当地经营面点的曹长兵就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我们干了快30年,自家小孩也在西安等地做包子生意。”
位于皖河之滨的江镇,是明清时期赫赫有名的渔市码头,曾经商贾云集,繁华一时。上世纪80年代,江镇面点生意就已经实现了“走出去”。
“我们现在是全天营业,下午的生意更好些。一天可以卖3000元。”曹长兵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和面、包馅、上蒸笼,平锅里,是金黄的豆腐馅水煎包;店门外,乡亲们排起了长队。
“我预订的馒头好了吗?”“好了。”街坊大姐边说边扫码付款,把200个馒头打包带走。
如今,江镇人逐步脱离了最初的夫妻作坊式经营模式,开始打造自己的面点品牌。上海的“巴比”“众立”“独秀”,苏州的“天添”“沙士比”,浙江的“馒乡人”“包客里”,广州的“自洲”、北京的“蒸功夫”、合肥的“反手”等众多品牌在中式面点快餐市场声名鹊起。其中,“巴比”馒头在全国有3700家门店,荣获“2020年度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
目前,江镇镇有近两万人在外从事面点行业,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达40多亿元,在全镇收入占比达到75%。江镇人自豪地说,“有包子的地方就有江镇人的故事。”
红红火火的面点产业,还衍生出一个效益可观的产业链。
走在老街上,可以见到许多家庭式的蒸笼生产作坊,数以万计的做工精美、大小各异的竹蒸笼整齐摆放。目前,全镇做蒸笼业务的厂家有40多家,年产蒸笼25万多套,产值超亿元,解决了上千人的就业问题。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帮扶和帮办下,我们研发出效率更高,品质更好的蒸笼产品,先后获得19项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江镇镇联山工业园内,该镇规模和产值最大的齐明蒸笼有限公司总经理詹刘慧向记者介绍说。
临近春节的江镇街头,人头攒动,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也渐渐多起来。汪关宙和汪传志同在江苏苏州,分别经营着面点生意,每年的收益也十分可观,今年他们提前回到老家。
“销售不完的包子如何处理?”对于这个问题,汪关宙表示,“每天下午2时许,我们的包子就会全部卖完,包子供不应求都是常态。包子虽小,诚信品质为大。我们一直按照市场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原材料采购的索证索票和严格的质量把控。”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江镇做馒头,人人有一手。”一句顺口溜,生动地刻画出江镇面点产业风生水起的景象。
据江镇镇镇长汪海英介绍,该镇围绕特色面点这一金字招牌,不断延长产业链,打造价值链,持续赋能面点产业,加大面点品牌扶持、培育和推广,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构建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的面点产业体系,打造“中国面点第一镇”。
采访手记
从谋生的手艺到成为致富的手段,从“一对夫妻两口锅”的作坊式夫妻店到颇具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连锁品牌,江镇人以坚韧的精神和向上向善的力量,用服务和品质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传统早点打造成为都市消费的“爆款”产品。当下,江镇面点不仅“包”打天下,江镇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越来越红火。
《中国质量报》【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