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内蒙古自治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在奋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以增强自治区产业质量竞争力为核心,以推动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升级为重点,以增强全民质量素养为基础,有效提高供给质量,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斯 琴 闫锡坤
“质量发展是立国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高水平提升的机遇期。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质量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聚焦质量工作重点、难点,着力推动质量变革创新……”在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上,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强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多次听取质量工作汇报,对公共服务质量工作作出批示,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专题调研品牌建设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被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8月4日,全国首个乳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乳业分中心在呼和浩特市启动。
质量提升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锚定发展目标,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经济社会呈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区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农畜产品合格率连续3年保持在99.3%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分别达93.42%、88.87%、80.29%,工程交工验收合格率、竣工验收合格率连年保持100%。经营主体和消费者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两年达到“满意”区间。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世界奶业大会,荣获“世界乳业科技之都”“中国奶业育种之都”称号;包头市荣获“世界绿色硅都”称号。伊利集团获得亚洲质量最高奖——“亚洲质量卓越奖”,蒙牛集团获得“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蒙”字标认证品牌成为内蒙古生态优质农畜产品的代名词,极大提升了产品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质量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内蒙古自治区相继出台《质量强区建设纲要》《内蒙古标准化条例》《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多项质量政策,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质量政策制度领域处于全国较好水平。出台的《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意见》,配套3个行动计划、8个实施方案、1套支持政策,为内蒙古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擘画新的美好蓝图。
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内蒙古自治区以“大质量”布局质量强区新发展,充分彰显质量强区新担当。
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质量升级。实施服务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新增销售4533万元,稳定就业3953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开展标准化提升行动,建成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89项,主导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276项、行业标准62项,新增地方标准1603项,地方标准总数居全国第12位;开展助推地方特色乳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获得小作坊登记证的手工作坊增至1355家,生产企业增至27家,产值由6.07亿元增至15亿元;开展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全区受益企业5281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7982个,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检验检测能力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基层检验检测服务水平;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服务行动,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为4500户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亿元。
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三进”宣传教育活动
旅游业开启“互联网+旅游”新模式。建成“游内蒙古”平台,共享呼包鄂乌四市文旅数据资源,549家A级景区和文化场馆开通预约服务功能,实现四市旅游“一机畅游”。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扎兰屯获评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蒙牛工业旅游区和包钢工业旅游景区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工程观摩创新交流推动项目管理水平上台阶。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线直播技术召开全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标准化观摩活动,全区5万人次同步参与。
开展品牌培育,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实施,商标注册总量33万件,建立地理标志培育库,5件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发布地理标志357件。以“蒙”字标认证为引领打造内蒙古品牌行动,“蒙”字标获证企业22家,获得认证产品251种,培育企业120家,与“圳品”“吉致吉品”开展合作,敖汉小米年产值达到18亿元,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
质量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
质量基础设施是质量发展的基石。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探索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新渠道,打造内蒙古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模式。以区内现有的国家级质检中心、自治区级质检中心为基础,统筹规划自治区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推动加强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能力建设。以“蒙检在线”服务平台为总领,“包检道”区域服务平台和盟市30个实体服务窗口为支撑,构建覆盖全区的“1+N”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模式。筹建全国首家国家碳计量中心,发布《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建成智慧乳业、稀土两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获批建设国家稀土(功能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成国家乳制品计量测试中心、国家乳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自治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在加强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建设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需求导向、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创新支撑,加强适配自治区经济体系的质量技术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内蒙古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就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表示。
计量测试能力方面,在新能源、新材料、战略资源、碳排放、生态环境、农牧业等领域加大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力度,加快国家碳计量(内蒙古)、乳制品、稀土功能材料3个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进度,布局一批计量标准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强检计量保障能力。
标准方面,围绕企业、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露天煤矿、绿色矿山、零碳产业园、荒漠化治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等领域制定修订一批高质量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推动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检验检测方面,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年内完成内蒙古西部煤炭与化工技术研发中心、自治区风电装备质量检测中心、自治区氢硅产业链与安全技术创新中心、肉牛肉羊产品标准验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质检中心和实验室建设任务,不断提升服务发展的技术保障能力。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蒙检在线”上线以来取得快速发展,推动平台线上线下整合和协同服务,提升服务企业效能,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有力
内蒙古自治区以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为重点,通过畅通诉求渠道、狠抓质量管理、开展专项整治、推进社会共治、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措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滚动式”督导检查组检查电线电缆产品
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线上检查各类网站、网店6.3万个,查办网络案件128件,提请关闭网站267个/次。召开涉及衣食住行等重点领域“铁拳”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并公布十大典型案例,查处擅自改动加油机计控主板案,罚没款866.36万元。开展家用汽车“三包”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工作方法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开展电商“平台点亮”行动,平台亮照率100%。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实施,全区各地各部门共清理存量文件71604件,废止修订330件,审查增量文件18396件,修改调整52件,查办反不正当竞争案件89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应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工程质量移动数字化监督,开展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监督抽查高速、一级公路在建项目力度。严查违规培训行为,以明察暗访、跟踪蹲守、随机检查、旗县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项督查,联合执法检查4220次,取缔证照不全学科类培训机构656家、无证照学科类机构679家。持续整治旅游市场,发布28条热点旅游线路诚信指导价标准,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等专项整治行动。
创新构建“三品一特”风险管控体系。建立滚动式督导检查机制,围绕“风险点、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的落实,梳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领域中105类业态、553种风险点类别、8415个风险点,开展“滚动式”督导检查。创建智慧监管系统,开发风险管控App,运用“五定防伪”技术,对风险点进行现场监控管理,督促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自查,获证工业企业全部自查率和检查率达到100%。风险管控系统已在全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887个市场监管所推广应用,对守住安全底线发挥重要作用。开展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达到98%。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业务流程相关数据的实时动态追溯管理。
假冒伪劣商品销毁现场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模式,建成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动态分类监管系统,实现监督抽查全流程线上操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强化消费品召回监管职能,开展缺陷信息采集和市场购检,对电子玩具、农用机械等10余种消费品,完成15次2.07万件产品召回。
围绕群众关注的衣食住行领域深入开展“三年专项整治”成果显著,国家“双打”考核组建议持续打造该项专项整治,形成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工作品牌。
质量共治呈现新气象
质量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事关转型发展、国家形象和民生民心。质量提升的关键就是要实现“质量全民共治”的格局。
随着质量提升行动的不断深入,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共治呈现出新气象。《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发布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迅速行动,面向党政机关、经营主体、社会公众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贯,推动《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列入自治区党校干部教学课程,组织集中学习和相关活动325次,制作播放公益广告681次,发放宣传资料2.7万份,在全区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热潮;高规格举办“质量月”系列活动,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连续两年出席“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全区各部门、人民团体、协会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开展698项丰富多彩的活动,16万余名群众积极参与,掀起关注质量工作热潮;健全质量激励机制,至今已有37家组织获得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持续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全年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质量教育宣传讲座、质量管理对标交流、质量标杆优秀班组评选等活动,交流分享了181个质量创新成果和135个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成果。“质量月”活动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民活动,积极开展质量宣传、质量帮扶和各领域质量专项执法等活动,厚植质量文化,提升质量意识,营造浓厚的质量氛围。
内蒙古自治区正奋力开创新时代质量强区建设新局面,切实发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