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贵州贵酒起诉上海贵酒销售、贵州贵酿、上海贵酒(ST岩石)商标侵权一案即将一审开庭,作为知识产权的又一标志性案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回顾案件发展,早在2019年12月5日,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贵酒)就将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ST岩石)等作为被告,以侵害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正式起诉,诉讼请求被告停止对“贵”系列商标专用权的侵害,删除侵权产品链接,立即停止使用“贵酒”字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贵州贵酒的正式起诉,不仅可见其保护合法权利的决心,更展现了它对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视。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白酒行业和消费者所熟悉的都是“贵州贵酒”。作为贵州省重点酿酒企业,贵州贵酒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569年贵阳府成立之时的手工酿酒作坊。1950年,为了发展传统工业,酿造出最能代表贵州的优质美酒,贵阳市政府整合了贵阳市144家酿酒作坊,成立了国营贵阳酒厂,取百家之长而酿酱香美酒。2009年企业全面改制成功,更名为“贵州贵酒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贵州贵酒”,贵州贵酒正式成为洋河旗下一员,发展迈入了新台阶,焕发出无限生机。2019年8月,公司名称变更为“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传统的贵州老字号名酒,贵州贵酒拥有天然的高贵血统。凭借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工艺、匠心的传承,贵州贵酒在1979年—1989年之间就荣获包含“国家优质酒”银质奖在内的国内国际各类奖牌24枚。与这些奖项一样,贵州贵酒现拥有的三十余枚商标同样是其成长的里程碑,案件中所提及的4枚尤为受消费者喜爱与认可,其中第101911号商标早在1979年就已正式注册,第1223571号商标于1998年注册,曾被认定为贵州省著名商标。2012年贵州贵酒获评贵州省首批老字号企业。
相较于建厂70年、屡获荣耀的“贵州贵酒”,“上海贵酒(ST岩石)”还十分年轻,其更名于2019年底,与海银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贵酒”之争开庭,贵州贵酒的维权之路将指向何方?行业专家分析,贵州贵酒的起诉为行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在知识产权愈受保护的时代,所有企业都应守住底线,对侵权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
(责任编辑:王海琳)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