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李国强)近日,谷小酒因商标侵权被罚283万元事件持续发酵。
2022年3月29日,“谷小酒”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句“牛气冲天”的祝福,一张283万罚单》一文(以下简称“文章”或“该文”)称,2021年3月,一家名为一品天下的酒业公司函告“谷小酒·牛气冲天酒”在包装上使用“牛气冲天”字样,侵犯了其持有的“牛气冲天”注册商标专用权。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谷小酒罚款283万余元。
文章提到,“牛气冲天”系俗语,不具有显著性,不具有识别功能,一品天下公司的注册行为非正当善意,不能禁止谷小酒正当合理善意使用“牛气冲天”字样。案涉“牛气冲天”商标未经一品天下公司实际使用,未与权利人建立任何联系,不具有市场知名度和商誉,既不会产生混淆,且一品天下公司维权行为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属于碰瓷式维权行为。
据《成都商报》报道,一品天下公司名下申请过130件商标,但多个商标处于无效状态。超凡股份商标事业部总经理杨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时称,一品天下酒业方面囤积了很多商标,且自己未使用,可能属于一个恶意囤积的主体。
上述文章还介绍,其间 ,一品天下公司法人冯某多次提出50万元“授权费”的解决方案。据了解,有类似遭遇的不止谷小酒。据《成都商报》报道,四川光良酿酒有限公司、山东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曾分别以20000元、8000元的价格从一品天下公司手中获得“牛气冲天”商标的使用授权。其中一家企业称,因被一品天下公司投诉,才选择花钱私了。
俗语能否注册成为商标?
在接受中国质量新闻网咨询时,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表示,“牛气冲天”这样的俗语只要是申请在与其含义毫无关系的商品上,具有显著特征,可以起到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且不违反《商标法》中关于商标申请的禁止性规定,就可以申请作为商标使用。如果已经注册的俗语作为商标性使用,起到了指示商品来源的作用,就构成侵权。
俗语作为常用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来源于中国的历史传承,不仅朗朗上口,还自带光环。因此,以俗语作为商业标识区分企业的商品或服务来源,不仅有利于推广企业品牌,还可以提升企业品牌的识别度。但是,申请的俗语商标不规范使用,如用同音字、谐音字替换俗语中的个别字,营造同音不同字的“双关”效果,或者滥用俗语,对俗语本身及衍生的含义进行曲解,强行将产品或服务与其产生联系,或超出俗语使用的范围,很可能会被以“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而驳回申请。
商标恶意囤积如何认定?
在接受中国质量新闻网咨询时,刘凯称,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主要规定了七种商标侵权行为,如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行为,这些均属于比较常见的商标侵权。
对于恶意囤积商标,刘凯表示,恶意囤积商标是指不以使用为目的大量注册商标,非基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是无正当理由大量囤积商标,谋取不正当利益。
目前,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对于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在商标审查阶段,商标局可以依职权主动驳回;恶意商标申请注册后,商标局还可以依职权宣布注册商标无效。同时,当事人对恶意注册申请可以提起异议或无效申请,不受注册满五年的时限限制。此外,商标代理机构不得接受恶意注册申请的委托。最后,对恶意商标申请的行为还有相应的惩戒措施。
对于企业来讲,应如何避免类似纠纷?刘凯称,首先,需要加强对品牌的保护,及时申请注册商标。特别是对企业目前的经营范围及将来可能涉及领域的注册商标情况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及时进行注册保护。其次,依法规范使用注册商标,防止侵权行为。再次,建立“商标预警”机制,尽早发现商标被山寨或被侵权的行为,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随着白酒在消费品市场热度提升,包括白酒在内的各类酒水产品的知识产权违规行为频繁出现。引发关注的事件还有,贵州贵酒起诉上海贵酒(ST岩石)商标侵权,山东景阳冈酒厂、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上海开山酒业有限公司与“怼”酒之间的酒瓶纠纷,五粮液与“七粮液”之间延续多年的纠葛,多地发现制售假冒侵权白酒案件等等。
对整个酒行业而言,如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刘凯建议,未来酒类企业应当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做好全方位的保护工作。
首先,酒业作为与文化紧密结合的行业,在讲好品牌故事的同时,一定要提升各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做好酒业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当下“国货潮”的浪潮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酒业知识产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同时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紧密相连。因此,酒类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系统布局。
其次,对于知识产权受侵犯的情况,酒企应当迅速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仅可以通过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等手段保护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还可以根据侵权情况通过刑事、行政、民事等手段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最后,酒类企业应当加强知识产权合规使用,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提升品牌价值。
(责任编辑:陆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