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张“交大V卡”,上传一张“光盘”照片,通过一次AI识别,就能激励师生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还能领红包、换特产,这是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开学季食堂“光盘行动”的新举措。
数据显示,数万名师生参与,超过8万人次完成“光盘行动”。当前,将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制止餐饮浪费相结合,已经成为校园里的新“食”尚。将“光盘行动”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实践,这种有新意、有深意的活动,既能够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有效引导广大师生培养节俭、文明的餐饮消费文化。
邀请AI当“检测员” 打造节约型智慧食堂
今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在《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中指出,应深入推动“光盘行动”。要创新使用科技手段,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制止学校餐饮浪费,将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现代食堂管理相结合,打造节约型智慧食堂。
开学伊始,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与后勤保障中心积极行动,推出以“‘光盘’换好礼,文明‘益’起来”为主题的光盘行动,鼓励全校师生节约粮食、拒绝餐饮浪费。
如何能够让活动真正落地,有效地激励师生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并最终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餐饮节约,推动光盘行动常态化。经过多次探讨,学校联合腾讯微校,推出了别具一格的新机制:率先尝试将AI运用到“光盘”检测中,用技术打造智慧型节约食堂。
9月11日,“交大V卡”正式上线“光盘行动”的活动。从上海交通大学提出想法,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技术细节与实现路径,到产品正式上线,仅7天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学校和企业共同全力推动,经过反复打磨,终于落地成行——无需海报条幅提醒,无需人工检查,每次用餐后,只需打开手机“拍照”,即可判定是否“光盘”。
10月22日中午,走进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在各个食堂中,随处可见学生们在就餐后主动掏出手机,打开“交我办APP”,在“交大V卡”里直接拍照上传光盘照片。
上传的照片经过腾讯AI Lab智能识别系统快速识别,1秒内即可判定盘中食物存留情况。据悉,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通过自动数据增强、迁移学习、知识蒸馏等技术,识别结果高效、稳定、准确。
照片识别为“光盘”的师生,即可获得奖励:获得用餐代金券激励,代金券可用于下次消费或用于自动抵扣。光盘累计达一定次数后,还可兑换学校提供的特色奖品,包括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定点扶贫县——云南洱源县的特色饮料。
“参与‘光盘行动’不是为了红包,而是觉得活动本身非常有意义。学校推出的这个活动新颖又有趣,更加激发了我们参与的积极性。”上海交通大学的吴同学反馈说。
事实上,“光盘行动”并非单一性的活动:既是上海交通大学对于贫困县帮扶的新探索,也将思政育人与实践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师生们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习惯。
揭秘AI检测:到底怎么样算光盘?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对于AI充当“检测员”有点疑问:该如何准确定义“光盘”或“非光盘”?
对此,腾讯微校产品负责人蒋子良介绍说,为了能够准确地识别“光盘”,微校产品团队和腾讯AI Lab潜心研究,如何更容易地让机器学习并理解。经过商讨,团队严格定义正常数据,仅当上传的图中含有托盘或餐盘时,才能被识别为“光盘”。
最后,在AI Lab智能识别系统的持续、深度学习下,识别光盘的正确率达到了96%。蒋子良说,随着参与的师生、学校越来越多,也需要不断打磨现有的模型,以追求更高的准确率。“这有点像是在培养一个孩子。对模型进行调优、纠错、训练,从而拥有更多的辨别和运行能力,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但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孩子”会不断犯错或提出新的问题,那么AI工程师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纠错,不断提升它的识别能力、反应能力,让它变得见多识广而且越来越聪明。
智慧校园:科技和信息化来推动
在推动“光盘行动”活动的同时,上海交通大学食堂还开设了“小份面”、“小份菜”窗口,各取所需,量“胃”而行。在对师生开展节粮爱粮教育的同时,也通过减少餐食浪费。
事实上,“AI+光盘”,并非学校首个将科技与食堂相结合的项目。在此之前,为了做好疫情防控,避免用餐拥堵、减少食堂人员聚集,学校后勤保障中心就和网络信息中心合作推出了“上海交通大学食堂就餐指数”,实时发布各食堂就餐人数信息,引导师生错峰分时就餐。师生们不仅可以查看学校各大食堂的人数分布情况,点击具体餐厅,还可查看更详细的餐厅各楼层的用餐人数分布,有效实现分流就餐。
将信息技术与校园科学管理相结合,打造智慧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此次上海交通大学的“光盘行动”,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成功调动了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有效引导师生养成崇尚勤俭节约,拒绝奢侈浪费的好习惯,探索出了育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新模式。
下一步,上海交通大学将持续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让光盘行动更有影响,更具实效,更加长久。通过多维度的引导,培养师生们勤俭节约的生活观、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围绕“教”与“育”两大主线,还将陆续推出更多创新举措,让广大师生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李素)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