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餐饮资讯!
当前位置> 餐饮资讯>>行业观察>>

农资稳价保供不可放松

2022-03-28 15:16:11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举措,有针对性地做好农资保供稳价,保障春耕农业生产。

农资安全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要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在春耕备耕春管和夏种夏管两个农资使用旺季,要突出抓好假劣种子坑农害农、肥料养分不足、农药兽药添加禁用药物、农膜质量差等问题。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精准度,保护厂商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农资批发商也要严把进货关,对生产企业情况不了解、来路不明的产品,不进货、不售卖,坚决阻断假冒伪劣农资销售链。

农资稳价压力巨大却势在必行。受近期国际形势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尿素和复合肥的主流出厂报价都较去年同期每吨上涨了1000元左右,钾肥价格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以上。农资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种粮收益。有关部门正想方设法提高农业补贴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中央财政近日已下达资金200亿元,对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要优化补贴流程,确保能够补给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供销合作社系统作为农资流通主渠道,要统筹管理,加快完善以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的肥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体系,有效降低中间成本。

近期,相关部委、协会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帮助企业连续生产,在符合环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要求前提下,提升开工水平。同时,主动协调解决农资在物流、货源等方面的困难,切实保障农资生产要素供应,推动停产减产企业尽快复产、达产。此外,要通过推广使用绿色、高效新型肥料,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加快推动化肥减量增效。(经济日报 记者刘瑾)

(责任编辑:陆明)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