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外卖的时候,你注意餐食包装的“食安封签”吗?
为确保外卖餐食在网约配送环节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范食品污染风险,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动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广泛使用餐食封签,国内多个城市亦陆续在外卖餐食中推行使用“食安封签”。早在2018年起,广州已经先行先试,深入推进“百万食安封签进店”活动,保障餐饮配送“最后一公里”安全。
“看封签收外卖”是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今年推广使用“食安封签”的倡议口号。积极推广“食安封签”、保证餐食“最后一公里”的安全,作为今年广州市落实民生实事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全市网络订餐“食安封签”使用量的目标是不少于2000万份。
什么是“食安封签”
“食安封签”是指为保障网约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防止餐食外包装在配送过程中被人为拆启或其他外部因素对食品造成污染而采取的一次性封口包装件,可确保外卖食品在配送环节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鼓励网络餐饮服务使用“食安封签”
一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鼓励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将使用餐食封签纳入与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签订的食品安全责任管理协议,并在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首页予以明示,增强使用餐食封签的辨识度,并要求对送餐人员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和管理。外卖食品配送人员在接收使用餐食封签的外卖食品时,应当检查餐食封签的完整性,在消费者接收外卖食品时,应当告知消费者当面检查餐食封签的完整性,要求消费者签收或确认,以确保配送食品不受污染。
目前,广州市“食安封签”推广使用情况如何?餐厅、送餐人员和消费者都认可这条系在餐食外卖的“安全带”吗?
近日,市场监管人员来到从事网络餐饮服务的餐饮企业,检查“食安封签”的使用情况。
订书钉代替“食安封签”不可取
检查中,市场监管人员发现个别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外卖包装上并没有贴上封签,而是钉上数个订书钉则视为密封处理。市场监管人员表示,配送过程中使用订书钉代替“食安封签”不可取,建议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的经营者在保障餐食安全的同时,要推广使用“食安封签”,更好地保障餐食在网约配送环节的安全。
来自广州广播电视台的“安乐查饭”主播现场随机问了几位外卖小哥,取餐时是否会留意餐食外包装上的“食安封签”,“食安封签”如有破损会如何处理。几位外卖小哥都表示,在取餐时会留意“食安封签”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会立即向餐厅反映,餐厅也会很配合重新配餐再打包,并贴上完好的“食安封签”。
据了解,大部分消费者在看到自己的外卖餐食受到“食安封签”的保护后,纷纷支持这一做法,并表示自己的餐食不再担心被偷吃或污染,食用更放心!
市场监管人员表示,“食安封签”的出现,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食品运输过程中人为或其他外部因素引起的食品污染风险,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外卖提倡“无接触配送”的方式,在无法和餐饮服务经营者、配送人员现场确认餐食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根据“食安封签”的完整性,更好更直观地体验和感知餐食在网约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
“食安封签”使用提升空间大
市场监管部门以“政府推动、平台助力、品牌示范引领”的方式推广“食安封签”的使用,一是动员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印制;二是动员第三方外卖平台印制;三是监管部门印制;推动培养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使用“食安封签”的意识和习惯。
两大网络订餐平台纷纷采取行动,积极响应市场监管部门的号召,“饿了么”平台今年将在广州投放“食安封签”达1000万份以上,“美团”平台也将投放“食安封签”500万份以上。据统计,目前,全市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的餐饮服务经营者使用“食安封签”的比例约8%-10%,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责任编辑:陆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