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餐饮资讯!
当前位置> 餐饮资讯>>行业观察>>

预制菜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08-03 12:34:43 中国质量报

□ 闫 冬

近年来,随着“预制菜”概念的兴起,简单烹调就能吃的预制菜在不少餐馆、外卖中被广泛使用,预制菜的消费市场正快速扩大。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这一新生事物。日前,有消费者反映,在某酒店吃饭的时候,发现有些菜的味道跟之前吃的不太一样,后经了解,发现食材为预制菜。对此,酒店服务人员解释,有些菜品确实是预制菜,但是质量肯定没问题,能满足客人在较快时间内吃上饭的要求,而且味道差别其实不大。对于消费者提出的预制菜品与新鲜菜品相比营养是否有差别的问题,该服务人员表示“营养价值应该差别不大”。很多上班族也认为,之前点的一些外卖有可能是预制菜,但是商家并未标注,想了解预制菜的味道以及营养究竟如何。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预制菜的概念虽有少数标准说明,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清晰界定。“如果说不是当时做的就叫做预制菜,那么连酱牛肉、速冻饺子、提前做好的半成品红烧肉等也算是预制菜。”

范志红解释称,理论上,判断预制菜要看是否做好之后没有马上吃,而是储存了一段时间再重新加热食用,有可能是灭菌后常温储藏,有可能是冷藏或冷冻储藏。和做好当时吃相比,菜品存放一段时间重新加热再吃,营养素会有一些损失,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些营养素损失很小,比如蛋白质、钙、铁等,有些损失较大,比如维生素B1、叶酸、维生素C等。此外,菜品长时间存放导致盐渗入内部,在同样咸度情况下,含盐量会上升,不利于慢性疾病预防。

对于菜品味道是否不同,范志红认为,食材的风味变化因食材而异。相对来说,蔬菜等产品差异较大,而肉类影响则小一些。对于商家使用预制菜是否应该说明,她表示有所说明最好,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法规。

范志红最后表示,关键还要看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感知程度。她打了个比方,红烧肉一般要炖1~2小时,炒菜从切到炒完通常也得20分钟。要快速出餐,就得预制半成品,最后下锅热一下或合炒一下。“又要快,又要便宜,又不能预制,很难实现。”她说。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制菜销量不断增长,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宠。与此同时,日常家庭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在做饭时也开始使用预制菜品,预制菜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对预制菜有不同认识,预制菜产业仍在快速发展,它节省了商家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有效化解了家庭烹饪痛点,让菜品简单易做,未来还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此前,有媒体报道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