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喝完还剩半杯冰?“去冰”遭店家拒绝……现如今,这些似乎已成了茶饮行业的常态,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对此,有网友调侃道:“明明是卖冰的,还送了你杯咖啡!”
针对一系列现象,近期中消协发起“破冰行动”,并联系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出了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但,从记者随机在海口街头走访和调查来看,执行的情况并不乐观:下单系统无法选择“去冰”或“少冰”,消费者往往需要单独提醒或备注,增加了沟通成本不说,最终是否能得到满意的饮品还是未知;有些商家还会以“无去冰这个制作流程”“固定配方”等理由拒绝去冰;更有消费者遭遇了要求去冰后,整杯饮料只剩下一半的情况。很显然,这已不是影响消费体验那么简单的问题,而是有意压缩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空间,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早在此前,“饮品过度加冰”的问题就频频因消费者的吐槽上热搜,消费者因店家饮品存在“无法去冰”的情况进行投诉也是时有发生,这反映出了大部分消费者对无法选择冰块多少是有抵触情绪的。如今,中消协发布倡议的余温犹在,可商家依旧我行我素,保持自己“高傲”的姿态,变相拒绝去冰,不禁让消费者生疑:大量加冰是否早已成为行业减少成本的伎俩?可这样的行为到底能带来多少二次消费,也值得商家思考。
冰块多与少?能否去冰?总的来说,只是保证饮品出品一致性的条件,但它不该成为消费者的唯一选择。更何况,消费者中还有肠胃虚弱的老人、孩子,以及生理原因需要“去冰”的群体。
因此,一杯小小饮品中的消费权益不该、更不能被忽视。企业、商家不能只顾自身,而不理会消费者的实际需要,长此以往,不仅寒了消费者的心,还败坏了自身的口碑,最终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得不偿失。而只有多一些服务理念和精细化管理,用实在的产品去打动消费者、留住消费者的心,才是长久之计。作为消费者来说,也应主动维权,积极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相关执法部门也要以《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出发点,加强市场监管的力度,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治理,促使商家使用冰块清晰化、标准化,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交还商品的选择权,不仅是每个消费者的期盼,也是商家诚信经营的应有之义,希望商家能真正明白这一点!(南海时评评论员 杨彦婷)
(责任编辑:陆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