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李雯)英国基因专家近日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撰文警告说,目前市场上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基因检测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当这种检测结果提示“健康风险”并不意味着消费者肯定会患上某种疾病,而“令人安心”的好结果同样并不可信。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指出,一些关于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宣传使人们相信这种检测能让人了解自己的祖先、血统、相关疾病风险以及个性或运动能力,然而实际上解读基因信息并没有那么简单。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指出,大多数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基因检测不会对一个人的全部基因或基因组测序,而只关注特定的基因突变,这可能引致假阳性结果。即使对全基因组开展测序,发现的基因突变往往并没有任何临床上的意义。
文章说,事实上,人们携带的某些基因可能增加他们的疾病风险,但也有其他基因可以保护他们免受疾病困扰。
文章主要作者、南安普敦大学医学遗传学教授安妮克·吕卡森解释说,有些人就带着显示他们有较高罹患癌症等疾病风险的这种基因检测结果去医院要求预约手术以降低患癌风险,而医院的详尽技术检测发现他们根本无须手术。还有些人即使被劝说取消手术后依然对自己的患癌风险忧心忡忡。
另一方面,因为大多数消费级基因检测只筛查出一小部分基因突变因此并不全面,它显示的“令人安心”的结果也并不可信。此前就曾有过一位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的妇女通过消费级基因检测并没有发现与两种癌症有关联的BRCA基因突变,然而通过另外的检测却发现了其他的致癌基因突变。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有家族病史的人还是应该去专业医院而不是完全通过这种消费级基因检测来了解和排查自身患病风险。
(责任编辑: 李素 )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然而,微商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所涉及各类群体共同决定的结果。
刷单炒信,是指在电商平台上的卖家通过安排刷手进行虚假交易,提高商品销量、好评率 ...
近年来,电商社交化成为一个新趋势。作为社交化电商的主要模式,微商的发展引人注目 ...
老陶-- 陶跃庆 中央电视台资深新闻制作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 ...
如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作为大型健康央属企业,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环 ...
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23部门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 ...
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23部门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 ...
2019年6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防范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公益广告, ...
2019年4月27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美国中华餐饮联合总会共同发起的“中餐 ...
3月25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在北京举行“护肤技术发展分会”成立大会。
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新华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承办,中 ...
山东东阿县人民政府2月22日召开“东阿县推进阿胶及阿胶制品标准”新闻发布会,公 ...
今天上午,伴随着新春瑞雪,2019雄安新区嘉年华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启幕。本次嘉 ...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不同程度存在虚假宣传、质量低劣、价格虚高、会议营销等乱象,侵 ...
如新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来自如新第二季度财报的数据显示,如新中国大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