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健康资讯>专题> > 刘卓慧:实施智慧监管 助推高质量发展

刘卓慧:实施智慧监管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9-11-18 15:43:30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11月16日,“2019中国质量合势峰会暨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论坛”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本次峰会由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中国质量新闻网承办,峰会主题为“合力推动高质量 聚势共谋新发展”,涉及健康、食品、互联网、新媒体等多个行业高质量发展话题。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理事长、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刘卓慧出席中国质量合势峰会暨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论坛并做主旨演讲。

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理事长、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刘卓慧致辞

刘卓慧院士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推动质量提升的重大部署安排,包括市场监管部门在内的各部门、各行业采取了许多助推质量提升的各项措施,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就是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即:高效率增长、有效供给性增长、中高端结构增长、绿色增长、可持续增长、和谐增长。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时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内涵,强调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探索“区块链+”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应用,解决部门监管难等问题,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就是准确把握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以“合力推动高质量 聚势共谋新发展”为主题,推出“质量合势”发展模式,就是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是要大力实施智慧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出现,传统人工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多种多样的产业革命现状了。马上到来的5G时代即将实现万物互联互通,对包括健康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高质量发展、监管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学会应用新技术、适应新需求、创新新手段,加快推进“互联网+”的智慧监管格局。比如,充分利用区块链+质量安全的生态技术解决方案,破解生产者、零售商、分销商、供应链之间的上下游质量关系及安全保障问题,保证消费者能够更便捷、更安全地购买优质的产品。

应该说,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通过运用各种大数据监管手段,大大促进了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的建立。我们要总结好的经验,不断加强联系,互相借鉴学习,固化监管成果。

三是要加快推进社会共治格局助推高质量发展。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重大的社会工程、生态工程,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需求,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必须坚持共治共享,从生产者、政府监管部门到消费者,全社会共同努力、各尽其责、齐抓共管,才能形成良好的高质量发展生态链。

首先,生产经营者要主动落实主体责任。要结合实际设立质量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尤其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等大数据手段,加强从原辅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到运输储存、市场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风险管控,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与政府部门监管平台、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接,严防不合格产品和原料流入市场。

其次,政府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管责任。要深化体制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供应链管理,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应该说,近年来伴随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与之相对的是一系列新的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也随之而来。作为食品等健康产业的监管部门,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针对大健康行业、直销市场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了重点地区整治工作,加强了网络的监测和查处,公布了违法典型案例,发布了《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等文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市场监管总局应牢固树立“大市场、大监管”理念,特别是要依靠信息化手段和科技力量,推进智慧市场监管系统建设,形成监管合力。

再次,要营造全社会合力共治的氛围。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风险交流,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强化普法和科普宣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研究机构、高校、协会、媒体等参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回应消费者咨询,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规行约和奖惩机制,强化行业自律,让保护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全社会道德准则,让共同守护产品安全底线成为基本的社会共识。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代的呼唤,都对加强产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任务使命任重而道远。以“质量合势”峰会为契机,大家应同努力,久久为功,为共筑质量安全大堤、共创美好健康生活献策添力。

(责任编辑: 李素 )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微评 Micro comment

热点新闻 hot news

企业动态 dynamics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