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健康资讯>热点新闻> > “找鱼塘、设诱饵、留钩子”......这些养老骗局套路需警惕

“找鱼塘、设诱饵、留钩子”......这些养老骗局套路需警惕

2022-11-07 15:33:24 来源: 北京石景山法院

以免费体检、免费看诊吸引老人,再找人假扮“专家”,编造或夸大病情,让老人购买高价保健品或治疗项目套餐;谎称能够退还购买保健品的钱款,让老人陷入虚假连环套……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花样层出不穷,医疗养生类诈骗便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为增强老年人识骗防骗维权意识,打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11月3日,石景山法院召开“涉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案件情况”新闻通报会,结合该院审结的此类案件的主要特点、行为模式、诈骗类型进行分析,发布三起典型案例并提出建议。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石景山法院共审结涉养老诈骗案件17件,其中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案件13件。据了解,该类案件呈现出“两高两低”特征,即被害老人人数多,涉案金额高,社会影响大;团伙作案多,犯罪组织公司化程度高,隐蔽性强;犯罪人员年轻化,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案件侦破难度大,报案率低,追赃挽损困难。

“‘找鱼塘、设诱饵、留钩子’是当前涉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的一种常见行为模式”,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詹文杰介绍道。犯罪分子往往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被害老人信息,找到鱼塘并精准选择被害对象,之后以免费为诱饵,吸引老人陷入“套路”,同时紧盯老人需求“痛点”,如迷信权威、渴望关怀、重视健康等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诈骗剧本。

基于该行为模式,产生了涉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的四种骗局:高价售卖保健品骗局、退还购买保健品钱款的虚假维权连环套、假托迷信骗局、天价治疗项目骗局。

在严格依法办案、依法严惩犯罪、做好普法宣传之外,针对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案件的上述特征,石景山法院在深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长效机制方面建议:要着力健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执法处罚、群众监督有效衔接的全周期制度闭环,推动完善卫生健康行业有效防范和整治的相关机制、制度。针对养老诈骗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专项行动积累的有益经验,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管理制度,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深化打击整治成果。同时,该院呼吁老年人自身提高警惕、识得骗、不受骗,切实提升防范意识,倡导子女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怀、提醒、劝告。

石景山法院刑庭庭长李婧通报三起典型案例,着重对老年人防骗识骗进行提示。其中,李某等15人医疗养老诈骗案受到关注。该案是以开展“养老帮扶”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犯罪案件。

2017年2月至10月间,被告人李某以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天康通健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所有限公司为依托,伙同杨某等多人为实施诈骗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在本市石景山区、丰台区等地引诱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免费健康咨询”活动,谎称贾某、张某、苏某为北京知名医院的专家,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并以现场看病、开药的方式,将低价购进的保健品当作特效药品高价销售给被害人。经查,被告人李某等人通过上述方式,共骗取翟某等124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93万余元。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等15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15名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二年不等刑罚。

石景山法院提醒,要识破这类骗局,除了警惕各种以免费为名的保健品推销活动外,切莫病急乱投医,不要轻信所谓免费讲座、免费诊疗,更不要高价购买非正规药品、保健品,避免上当受骗。

今后,石景山法院将继续依法惩治养老诈骗犯罪,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继续通过贴近式、互动式、案例式宣传,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 陆明 )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微评 Micro comment

热点新闻 hot news

企业动态 dynamics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