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健康资讯>案件·解读> > 典型案例!警方提醒:谨防陷入传销陷阱

典型案例!警方提醒:谨防陷入传销陷阱

2023-05-18 15:27:40 来源: 平安科尔沁

5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举行“5·15”经侦宣传日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近两年内蒙古公安经侦部门侦办的5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其中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侦办的“7·15”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被选为全区公安机关典型案例。

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经侦总队移交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经侦大队侦办某平台以字画销售为名,通过字画拍卖等方式开展传销活动的违法犯罪线索。该犯罪团伙依托网络发展会员,通过收取入会费、推荐返利、下线利润提成等模式,引诱参与者发展下线人员买卖字画获利,形成一个非法牟利目的明显、会员层级关系清晰的网络传销组织架构,涉嫌进行传销犯罪活动。

2022年9月,通辽市公安机关出动警力分赴17省25市,一举打掉这一特大组织、领导传销犯罪团伙。截至目前,已抓捕犯罪嫌疑人56名,扣押涉案现金3200万元,涉案固定资产价值3000余万元,扣押并转出区块链数字货币价值415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08亿元,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公安机关提醒:传销的本质就是利用群众投机、贪婪的心理,鼓吹一些不可能得到的预期收益。广大群众在投资时要擦亮眼睛,认清投资渠道,理智分析投资的可行性,切忌贪图高额回报盲目投资,不要把陷阱当馅饼,陷入一夜暴富的神话里不能自拔。同时积极举投线索,为警方打击传销提供有利的信息渠道,让传销组织无所遁形。

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财富观。要掌握识别传销、防范传销的基本知识,树立勤劳致富、传销违法、拒绝传销防范意识,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决抵制传销违法行为。

二要当遇到设有加入资格或相应级别的网络交易,鼓励参与者发展下线会员,承诺的高额回报超出正常范围时,请高度警惕,并向当地工商、公安机关进行咨询,避免误入传销陷阱,造成财产损失。

三要多收集保存相关证据,便于维护自身权益。在发现自己被骗参与传销活动后,要注意收集和保存汇款账号、汇款凭证、交费收据、介绍人及更高级别上线人员的姓名、电话、互联网账号密码等相关证据线索,及时提供给执法机关,以便及时、准确地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 陆明 )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微评 Micro comment

热点新闻 hot news

企业动态 dynamics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