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健康资讯>保健·养生> > 春季病毒活跃,千万别劳累,不然“带疱”找上门

春季病毒活跃,千万别劳累,不然“带疱”找上门

2024-02-27 17:03:01 来源: 金羊网

85.7%的中老年人普遍知道带状疱疹(以下简称“带疱”),但不认为自己会得;超6成中老年人认为自己离带状疱疹较远,对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仍有两大认知误区:一是超20%的中老年人认为,得过一次带状疱疹就不会再得了;二是超17%的中老年人认为得过水痘就不会得带状疱疹。近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公布的《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疾病和预防认知调研》结果(以下简称《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我国中老年人对于带状疱疹的疾病风险认知不足。

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年后皮肤科门诊就诊人数显著增加,这是由于春节期间天气寒冷,流感维持在一定水平,加上可能存在的过度劳累,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从而引发带状疱疹。

春季病毒活跃,年后皮肤科就诊人数显著增加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和水痘的“罪魁祸首”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疾病。

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通常会患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依然会潜伏在体内。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病毒会再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2月25日,在“深刻认知带疱风险,全面提高预防意识”媒体沟通会上,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表示:“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约1/3的人一生中至少罹患1次带状疱疹,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因此,普通中老年人群也需要警惕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另外,年后皮肤科门诊就诊人数显著增加,这是由于春节期间天气寒冷,流感高发,加上可能存在的过度劳累,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从而引发带状疱疹。”

对带疱的疼痛认知发病风险有待提高

自己会得带状疱疹吗?此次会议公布的《调研结果》显示,85.7%的中老年人普遍知道带状疱疹但不认为自己会得,超6成中老年人认为自己离带状疱疹较远,对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仍有2大认知误区:一是超20%的中老年人认为得过一次带状疱疹就不会再得了;二是超17%的中老年人认为得过水痘就不会得带状疱疹。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但多数中老年人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疾病负担的认知还有待提升。据《调研结果》显示,过半中老年人忽视了带状疱疹的疾病负担。同时,没有经历过,对带状疱疹的疼痛无法感同身受。崔勇介绍:“一旦发生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特别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会对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临床上曾经遇到的严重情况,包括穿衣服刺痛,睡觉时只能保持一种姿势等,还有少数患者疼痛时间超20年,反反复复,甚至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对患者本人和家人而言,都是一种长期折磨。”

高风险人群罹患带状疱疹的比例高达68%

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有哪些?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齐海梅表示:“与一般人相比,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慢性病人群一旦发生感染,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另外,除了慢性病人群以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也是带状疱疹的主要高风险人群之一。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小峰表示:“由于免疫机制的紊乱,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防御功能降低,罹患感染(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的风险远高于健康人群。”

从《调研结果》来看,虽然高风险人群罹患带状疱疹的比例高达68%,但仍有56.7%的高风险人群认为自己离带状疱疹较远,超半数的高风险人群轻忽带状疱疹的危害。

接种疫苗预防带疱,重点把握三大关键词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助理、预防保健科科长陈秋萍表示:“接种疫苗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接种疫苗时,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身体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什么情况不能打)这三大‘关键词’,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

陈秋萍指出,老年人首先要关注适合自己年龄的疫苗进行接种。其次,要关注疫苗的保护效力(保护效力是指接种疫苗人群与未接种疫苗人群相比,减少疾病风险的程度),如果说疫苗的保护效力为80%,那么接种后能帮助受种者减少80%感染疾病的风险。最后,关于疫苗的禁忌证(什么情况不能打),通常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可以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选择疫苗时,建议首选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并在疫苗接种前接受专科医生评估。

记者 张华

(责任编辑: 陆明 )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微评 Micro comment

热点新闻 hot news

企业动态 dynamics

Baidu
map